Saturday, June 5, 2010

1989六月四日

六月三日晚間,台灣學生與北京天安門學生進行「血脈相連,兩岸對歌」活動,六月四日清晨,對岸突然沒了音訊,原來屠殺已經開始。馬英九回憶當時中廣主持人大喊:「天哪,他們真的開槍了!」


六四凌晨﹐從人民大會堂衝來的戒嚴士兵平端著槍對著廣場學生。


坦克屠城


裝甲車強行開進廣場時死亡。北京市民圍在屍體旁發誓要向政府討回公道


含著眼淚﹐學生們撤離廣場(六四凌晨五時).


六四早上軍隊在長安街上掃射,市民英勇抵抗。照片中可見滿街尸体的長安街上,其他人在搶救傷員


军队清理现场,毁尸灭迹


北京大屠殺(六月三日二十二時至六月五日零時).


北京市民收集的六四屠城子彈.

許多人子彈打到身上﹐都還以為是橡皮子彈

大屠殺之日天亮後,天安門附近布滿學生的屍體和自行車殘骸(美聯社照片)


大屠殺拋棄在街頭的死難者屍體


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抬著中彈同伴送到醫院搶救


救護車上的血跡


周德平,湖北天門市,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碩士研究生,89.6.3.晚,周獨自外出,遇戒嚴部隊掃射,頭部中彈,死于同仁醫院,同年7月6日由校方确認,8日遺体送八寶山火化


手術臺上不治死亡。死難者 - 頭部中彈


許多六四受難者死于國際禁用的俗稱「炸子」的達姆彈。北京軍醫蔣彥永大夫證實當時軍隊使用了達姆彈。





屍體中找尋不知下落的親友


坦克碾壓後的肉醬


坦克碾壓自行車、血跡


國際禁用的達姆彈(開花彈、炸子兒)或坦克的高射機槍所射殺


「天安門母親」張先玲之子王楠,在六四事件中遇難時才十九歲。死后屍體曾被集體埋在位於天安門廣場西邊的第二十八中學門前的土坑。
刘秀臣和她在六四中遇难的兒子﹐戴伟


被共军槍擊受傷的臺灣《中國時報》記者徐宗懋在六月四日前與妻子合影


一個孩子哭著抓起碎磚要擲向運兵車,被旁邊的學生們勸止。


民主女神像被中共戒嚴部隊合力拉倒。


死難者王建平留下一對孿生女。


六四當日的北京師範學院正門「哭我李評、朱懷峰﹐血灑中華﹐何以慰英魂﹗」


六四當日的中央財經學院“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為六四死國難者哀﹗”


中國民主的幼苗硬生生讓中共一手摧毀,官方媒體並宣揚這群手無寸鐵的學生是「反革命暴亂」.


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後,臺灣青年學生在中正紀念堂聲援大陸同胞爭民主自由運動。


圖為:全國各大唱片公司旗下的歌手在場高唱愛國歌曲,中國時報發行人余建新,代表國人敲響自由鐘聲,表達全體中國人的心聲。

由臺灣中國時報及國內新聞媒體共同發起的「自由的怒吼」團結聲援大會,在台北中正紀念堂盛大舉行,數萬民眾群聚在一起,對中共血腥鎮壓行為提出最嚴厲的控訴。



舊金山抗議的人群,排著長長的隊伍,向中國城進發


海外示威圖片(多倫多).
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 美國華盛頓中國大使館門前進行了大規模示威集會,抗議中國政府屠殺學生的暴行


百萬人的抗議,包括新華社香港分社在內的中資機構員工也參加了反對血腥鎮壓的遊行


1989年6月4日香港的黑色大靜坐,群眾戴著黑紗,對死難者表示哀悼.


留俄學生抗議政府六四屠殺暴行。圖中學生頭纏的布帶上以俄文寫著:『政府應有人性』。

六四屠殺後戒嚴部隊士兵持槍在北京街頭值勤


六四後的北京


六四後的北京清潔、衛生、優美的首都


2005年初,伟大的民主政改先驱赵紫阳去世,他因为六四事件拒绝军队镇压、屠城而被废黜,他在晚年的思想结晶已完全唾弃共产党一党专政的思维圈子,这在《赵紫阳软禁中的谈话》一书中有详述。

1 comment: